金刚经中的ldquo四相rdq

2022/9/10 来源:不详

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 https://myyk.familydoctor.com.cn/2831/newslist_8_1.html
读诵《金刚经》的时候,我们经常会见到“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”这四相,从某种意义上说,《金刚经》的旨趣就是“离四相”。虚云大师在岁时曾写下“应无所住”的条幅,大师认为《金刚经》的总骨就是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,这个心是金刚般若的妙心,也就是实相,实相无相,又无所不在,证得实相要离相,不住于相,所以《金刚经》要遣除的就是“四相”。我相也就是执着有我,把四大五蕴和合的肉身执为我身,把念念迁变不停的意识心执为我心,因此而产生强烈的自我,并由此产生各种分别。因为妄想有我,并且执着有我的愚痴,所以生起我见、我爱、我慢,我见就是自以为是,觉得只有自己的看法最正确;我爱就是关心自己胜于一切;我慢就是自视甚高,即使不如他人也不肯承认。人相可以理解为人类,从人种来区分,有黑种人、黄种人、白种人等不同;从民族来区分,有汉族人、满族人、傣族人等不同;从国家来区分,又有中国人、日本人、美国人等不同。因为有了我相,就有似我者和不似我者,对似我者亲切,对不似我者排斥,因此而出现地方与地方的界限、种族与种族的排斥、国家与国家的隔阂。这不仅使人类不能和谐相处,更使世界不能和平安定。人又以万物之灵自居,自以为高于其他一切动物,因而不能平等对待它们,任意宰杀众生,造下许多杀业,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。众生相众生都是依四大五蕴假合而构成的生命体,由于业力的不同,众生相千差万别。从不同的受生形式,可分为胎生、卵生、湿生、化生;从不同的生命形式,又可分为天道、人道、鬼道、阿修罗道、地狱道、畜生道。就人道来说,还有富贵和贫穷、健康和病弱、庄严和丑陋、善良和邪恶等各种不同。也正是因为有了我相,众生之间才出现对立矛盾的现象。寿者相从生到死的一期生命的过程,就是“寿者相”的意思。生命不过短短几十年,但人们都希望、执着永恒,尤其是功成名就的人,钱财地位都有了,更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,所以古代帝王往往热衷于寻求长生不死之术。儒家有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的观念,这种希望通过生儿育女、传宗接代的方式,来体现生命的延续,也是寿者相的表现。此外还有些人,希望通过事业的传承来延续自己的生命,这还是寿者相的表现。虽然说是四相,其实四相同是一相,都是我相,我相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。由我爱我的身体、我爱我的地位、我爱我的事业、我爱我的家庭等等,使我们内心时时处于牵挂状态,患得患失,不得自在,这是因为我贪带来的烦恼;对于逆境产生厌恶之心,内心充满不安、烦躁、愤怒、恼害,这是因为我嗔带来的烦恼;别人得到荣誉,尽管于我并无利害,但我却觉得难受,这是因为嫉妒带来的烦恼;有人侮辱我,伤害了我的自尊,这是因为我慢造成的烦恼。《金刚经》所开示的般若智慧,是要遣除我相、破除我执。从物质层面来看,身体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的假合,离开了这四大,身体又是什么?从精神层面来看,心是经验的积集,由经验的延续导致思维的延续,离开经验,思维又是什么?四大五蕴的实质是无我的。五蕴无我,众生却偏偏执有我,求自利、损他利,由此产生种种烦恼,造作种种业力。《金刚经》中说:“若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”不仅不能执着四相、不能执着法相,也不能执着非法相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世间的、出世间的任何现象,包括庄严的、丑陋的,染污的、清净的,平常的、神圣的,善良的、罪恶的等等,虽然呈现出种种差别,但究其实质都是一样的,那就是虚妄不实。如果我们起心著相,那么心必然是妄心,而相也必然是妄相。在日常生活中,应该处处离相无住,才能与实相相应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by/1720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