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经说什么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

2023/5/7 来源:不详

再说大智慧

现在开始金刚经的修法了。大家不要忘记前面说过,从第一品到了第十品已经告一段落,佛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修道的方法,就是应无所住,一切不住的这个方法。你做到了一切不住,你就懂了般若波罗密。十三品说修法之前,插进来十一、十二两品,说明这个重要性,以及要如何尊重;说完以后,佛另起炉灶,开始又告诉我们一个方法。

佛的经典都是与弟子们当场商量,来决定这一本经的经名。这里须菩提就提出来问,将来这个记录要如何定名?我们将来(也代表将来的人)看了这个佛经,怎么样依您所教来奉行?怎么样修行?

你可以把这一次的对话记下来,这一本经典,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,你就用这一个名字来奉持就好了。

金刚经经常碰到这些话,就是儒家经常反对的,认为这样一句话,翻来覆去,般若波罗密,不是般若波罗密,就是般若波罗密,好像很不合理。

实际上,金刚经是无上智慧法门,佛自己说,什么理由呢?须菩提你要知道,真正的佛法没有定法。

你说非要拜佛不可,西藏密宗非要吃荤不可,中国显教非要吃素不可,非要这样不可,那样不可,这都是定法,不是佛法;那些说法只是教育法一时的方便,不是究竟。所以佛在这里充分的告诉我们,不可执着一法为佛法,那都搞错了,那都是毁谤佛,因为佛无定法。

这个意思也就是说,不一定这个形式就叫佛教,那个形式也是佛教。所以要弘法,能够一句佛话也不讲,一个佛字也不提,就能将这个道理教导别人,就是佛法!何必要加一个‘佛’字呢?那只是外衣呀!这个外衣是可以脱掉的。

所以,开始我们已说过,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、哲学、一切形式之上的。也就是佛说,真正的智慧成就,即非般若波罗密;智慧到了极点啊,没有智慧的境界,那才是真智慧。这也等于老子说的,大智若愚;智慧真到了极点,就是最平淡的人。世界上最高明的人,往往就是最平凡,相反的,平凡就是伟大。

有些同学们常问,那悟道的智慧在那里呀?我说就在你那里,‘小心啊!’这一句就是‘道’;‘留意啊!’这一句话就是‘道’。因为你的‘意’就是留不住,你能留到意就得道了。小心!你就是小不了心,你小到那么小心,就得道了。不要看到世界上这些都认为通俗,这都是金刚般若波罗密。最平凡的一句话,你能懂得了,就是圣人在说法。留意,谁能把意留得住?小心,谁能把心小得了,做到了,就得道了。般若波罗密,即非般若波罗密。

刚才我们讲到,佛说般若波罗密,即非般若波罗密,是名般若波罗密。这其中还有一层意义,我们需要了解;因为佛讲这个大智慧成就,般若波罗密,就是智慧到彼岸,所以有些学佛的人,就天天去求智慧。般若波罗密,即非般若波罗密,成佛的那个智慧,不要向外求啊!它并不离开世间的一切。世间法就是佛法,任何学问,任何事情,都是佛法,这一点要特别了解,千万不要认为般若波罗密有一个特殊的智慧,会一下蹦出来开悟,很多人都有这个错误的观念。佛告诉你般若波罗密,即非般若波罗密,是名般若波罗密。一切世间的学问、智慧、思想,一切世间的事,在在处处都可以使你悟道,所以禅宗悟道的人,有几句名言:‘青青翠竹,悉是法身。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。’般若在那里?到处都是。中国的禅宗,专以金刚经为主体,有人因而开悟,并不是念金刚经开悟,很多人随时随地开悟,这是开悟以后讲出来的话。

其实,我们现在看马路上,车如流水马如龙,那个就是般若,你看到了,了解了,当下悟道,也就是青青翠竹,悉是法身,到处都是这个不生不死的法身。郁郁黄花是形容之辞,开的是韭菜花也行,也无非般若。他说在看花中就能悟道了,在风景中也能悟道,就能成佛。这些就是禅宗的公案。

微尘、外色尘、内色尘

我再问你,佛真正说过法吗?须菩提当场答话,就向佛说,世尊,据我所了解,你没有说过法啊!没有传过法啊。

你看,两个人当面扯谎!释迦牟尼佛三十一岁悟道,三十二岁出来就开始教化了,他说了四十九年法,现在师生两个对话,却说没有说过。

这第二句问话,好像与前面不连贯似的,实际上是相连的。须菩提说了没有说法之后,佛又问了;你的意思怎么看法,这个三千大千世界,这个物质的宇宙,所有的微尘合起来,多不多啊?须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

这是讲什么话?微尘不完全是灰尘,我们先叫它灰尘来讲,如来说一切的微尘非微尘;我说没有灰尘,不是灰尘,姑且叫它做灰尘。佛说这里告诉你,三千大千世界,没有世界,姑且叫它做世界。你说这讲的是什么啊?怪不得儒家认为金刚经不能看,不晓得讲些什么,般若波罗密,即非般若波罗密。三千大千世界,又非三千大千世界。你说了没有?我没有说。不晓得搞些什么!

现在佛说的这个外色尘的微尘,再分析下去,又分成七分,就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、空。所以啊!过去两千年来的佛学很难讲,大部分的佛学家和大法师们,说到这里就不说了,因为无法讲。现在科学昌明了,勉强还可以解释一下,这些,佛在两千多年前,就知道了。

换句话说,佛告诉你,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,一粒一粒灰尘,一个分子一个分子,组合拢来,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。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,分析了,本来就是空的,没有世界的存在,也没有微尘的存在,一切本空,这个物质世界的空,同般若波罗密,

智慧、心念最后的空是会合的,是心物一元。

会合最后是真空,那个空的境界,是佛的境界,就是悟道;那个时候的悟道,是修证到的,不是理论,要功夫证到。那个境界,不可说,不可说,说了半天,都不是,所以佛才说没有说法。须菩提讲:是啊!你没有说啊!因为实在没有办法说,说不出来的,说个空已经不是它了!说它是有,世界上有的东西又终归空的,所以空有都不能讲,即空即有,非空非有。

金刚经文字非常流利,很容易懂,不是理论上难懂,是修证到最难,修证到这个境界,才是真正算是学佛。

这一段说了以后,他又转到另外一个问题。

你我的三十二相

我们学佛不能著相,也等于其他宗教反对拜偶像一样;什么是偶像?佛经上讲的佛不得了,每一个佛成功了有三十二相,三十二种与人不同的相貌;八十种随形好也是别人所没有的。这个问题很大,这就是话头。

当年有人问我们,你们禅宗开悟了就是佛,怎么没有三十二相呀!我们看看自己,还是那个手,也没有长根毛;说开悟了,一点都没有变嘛!牙齿掉了也没长出来,头发白了也变不黑,这个悟靠不住啊!

后来再看一看,每个人都有三十二种相好,你的相,我绝对没有,我的相你也没有,你长成我那个相,你也不是你了。然后看一切众生,各有各的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。如果真执着三十二相的观念,那只能说宗教信仰则可,真正的佛法被你糟蹋了。学佛法不能著相,所以他自己提出来,问须菩提,能不能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样的观念来看佛,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,不可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。

如果你们打坐看到那个佛放光,或者昨天夜里梦到,佛告诉你些什么,那是做梦,你千万记住,不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。那个梦中见的是真的假的呢?梦中见的也是真的,那是你阿赖耶识所变,不是假,自他不二,也是真的,但是你不能执着。佛说:何以故。什么理由呢?

我确定的告诉你,佛说一切人成佛功德圆满,都有三十二相。这不是法身的相,法身无相,所以,可以叫他三十二相,也可以叫他六十四相。你懂了金刚经这个道理,你就悟到了中国的易经;易经有六十四卦,也就是六十四相,道理是完全一样的。所以啊,易经八八六十四卦,其实一卦都不卦,因为卦不住的,卦者变也,都是变相。

大的功德

讲到这里,有一点很重要的交代,这个世界最高的东西,不是唯物的,是绝对唯心,但是这个心是心物一元的心,不是与唯物相对的唯心。这个心物一元的心是看不见的,不著相,不能著相。真正的佛法是破除迷信的,是不著相而起正信的,法身无相正是悟道;这就是前面讲的两个重点,讲完了,他就告诉须菩提:

假使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,拿恒河沙一样的生命,布施给人家了,这个功德比把充满宇宙的财富布施还要大。

人生最舍不得是两样东西,第一是财,第二是命。当有命的时候,钱财是最舍不得的!所以有命活着的人,肯布施钱财就很了不起了。若是掉到河里马上要死的时候,你只要救我上来,什么都可以给你啊!那个时候命舍不得的;所以命比钱财还要重要。

上一节讲到拿宇宙一样多的财宝布施,得福很多,这一品更严重了,拿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来布施,你看这个福报大不大?当然很大,但是,却比不上懂得金刚经四句偈,能够受持,修证,甚至自度度他,自悟悟他,为他人说的这个大福德。

这是什么大福德?是无为之福,是正信之福。

第十三品偈颂

世界微尘沤沫身悬崖撒手漫传薪

黄花翠竹寻常事般若由来触处津

‘世界微尘沤沫身’,这个世界是物理、物质的微尘累积所造成的。微尘质量没有形成之先是空的,形成以后,变化到最后没有世界物质存在时,又归于空的。

何况众生偶尔暂存的生命,只如水上浮沤泡沫,空作有时有亦幻,幻有灭去还归空。

‘悬崖撒手漫传薪’,如果证悟到‘缘起幻有,性自真空。空生幻灭,缘起无常。’便知有亦不假,空亦不真。到此犹如古德所说:‘悬崖撒手,自肯承当。绝后再苏,欺君不得。’便可此心安住,得大自在了。

‘黄花翠竹寻常事’,然后回观古德所说:‘青青翠竹,悉是法身。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。’便知本来平实,一切现成。

‘般若由来触处津’,原来般若波罗密多,是处处现在,时时现成。便诞登彼岸了。佛与众生,性相平等,福德性空,宛然如是。

如果你想学系统专业的茶学视频课程,长按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l/4744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