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讲解5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文字版
2024/12/4 来源:不详心经的第二句是,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。我们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智慧到彼岸,那么这个般若智慧究竟怎样才能到达观自在菩萨这种深妙的境界呢?其实关键点就在这个“行”字上。
我们通常认为佛家是教人打坐,入定静修,然而《心经》却告诉我们般若智慧是要行的。而这个行是什么?就我个人的理解,行就是实践,就是要在实践当中才可以真正领会那个般若大智慧。
佛家的修行是这样一个过程,叫做因闻起信、因信生解、因解发行、因行得证。我们在迷茫烦恼当中,要获得彻底的解脱,首先是因闻起信,因为听到了这些正确的知解、见解而生起信心,因为有充足的信心而有所解悟,在有所解悟的基础上要发行,要投入实践当中,而在实践当中反复的去验证我们解悟的成果,从而才可以大彻大悟,才可以达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而这个行就是实践。
那佛家的实践是什么呢?根本上讲就是度一切众生,也就是观自在菩萨是在度一切众生的过程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,是他的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难,让他进入了般若大智慧。只有在实践当中,在度一切众生的过程中,自利利人、自度度人,才可以深入这个般若智慧。
观自在菩萨是这样,佛陀更是这样。佛陀一生讲法49年,做了余次法会,都是在度众生。对于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,我们要想获得智慧、断除烦恼,也是在我们肩负起生活和社会的责任,照顾好家人,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的基础上,才可以获得智慧的。
所以有人认为修习佛学、修习佛法,就是我什么都不管了,我的家庭的责任、社会的责任我都不背了,我一身轻,我就是解脱了,这完全是对佛家思想的误解。
在因闻起信、因信生解的过程中需要一些打坐啊入定啊,静修的方式,帮助我们去解悟。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打坐入定,有的人不需要打坐入定也可以解悟,他只是一些辅助的手段而已。但是要大彻大悟,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那一定要是发行的,实践的,度一切众生的。
当然有的朋友会问,度一切众生这个修行,那我度到什么程度啊?我行到什么程度啊?就可以到达般若波罗蜜多了呢?你注意他这里是讲行深,观自在菩萨他都是行深啊,他都是在行的当中,行的过程中而深的,更何况我们呢?
所以这个行,这个度一切众生,这个实践,他是没有终点的。这个行的过程就是深,你处在这个度一切众生的持续的过程中,那你就处在这个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时,它是无止境的。
有一本书叫做《有限与无限的游戏》,他讲真正的智者,都是把人生当成一个无限的游戏。佛家讲的无为法,实际上就是一个无限的游戏,就是让我们持续地在行当中,在实践当中,在度一切众生的过程中,没有终点。
而有为法就是有限的游戏,无论是工作生活当中,你树立的那些目标,都是有为法。你在工作当中,你要当上科长,当上处长,当上厅长,然后退休,这就是一个有为法。你在家庭当中,你结婚你生孩子,抚育孩子,让孩子上学、长大,这也是有为法。这些都是有限的游戏,而智慧是让我们把人生,过成一个无限的游戏。
那人生如何才能无限呢?雷锋同志讲得很好,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”。于是我们的人生成了一个无限的游戏,所以雷锋同志讲的这段话呀,和佛陀说的是一样的。
度一切众生,度一切苦厄,它是一个无限的游戏,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,不断地去行,所以我们也就进入了般若波罗蜜多。所以人生的解脱与无限,就在度一切众生当中,就在为人民服务当中。